广告
娱乐新闻 原创 《解密》口碑两极化,谍战电影的创作命门在哪里?
广告
首页 娱乐新闻 电影 原创 《解密》口碑两极化,谍战电影的创作命门在哪里?

原创 《解密》口碑两极化,谍战电影的创作命门在哪里?

由陈思诚担任编剧和导演、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电影《解密》于8月3号上映,该片讲述了破译专家容金珍倾尽一生、为国效力的故事。影片凭借奇观想象、史诗呈现等在宣传和点映中获得了业界一致夸赞,但上映后却未掀起市场热潮,截至暑期档收官累计票房仅3.3亿,与号称5亿的投资相比,亏损已成定局。同为谍战片,为什么《解密》的市场表现不及《无名》《悬崖之上》等同类作品,背后原因值得深思。

谍战电影的类型创新和工业化突破

在正式上映前,《解密》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。在首映和超前点映阶段,现场观众和影界同仁都对电影表示了肯定。影协、作协和文联更针对《解密》举办了观摩研讨会,业内专家对电影的创作突破和价值表达等表示了认可。原著作者麦家也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表示,《解密》是他“迄今为止最满意的改编作品,无之一”。

《解密》能够获得如此高的业界评价,主要在于两个方面。

首先是类型上的创新。《解密》将谍战、奇幻、历史、传记元素融为一体,是一部“难以用类型去定义”的影片。电影保留了原著采访体的形式,用亲人和密友的视角去讲述容金珍的生平,将破译线索贯穿始终,通过梦境元素打造奇幻场面,更用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去烘托家国精神的内核,多维度多视角破译人生密码。正如麦家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所说的,“《解密》不同于以往的类型电影,它力图开辟一个新的领域,要给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样态、新的概念,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塑造崭新的形象。”

其次是电影在工业化层面实现了较大突破。原著《解密》中,容金珍破译密码的灵感来自于梦境,而将关于梦境的文字描写转为屏幕上的影像呈现出来,是极其考验制作功力的。电影为了打造“十个梦境”,可谓不计成本:3000多张设计概念图、100多个场景、20余条街道改造、8万多平方米总搭建面积、10万多件道具,历时9个月的美术工作,全程IMAX特制拍摄。影片中视效镜头的占比超过了63.2%,也可以看出后期视效的复杂程度。整部电影持续出现的梦境特效,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。

虽然观众对电影的类型创新和工业化突破也深有感受,不过当回归到故事内容本身,电影似乎与普通观众之间有些隔阂。

《解密》上映首日票房4089.13万,次日还保持在3859.02万,但从第三天便有悬崖式递减之势;电影的豆瓣评分也仅有6.4分,可见上映后普通观众并不买账。对于一部号称制作成本超5亿的工业大片,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,收回成本已成泡影。

剧情与氛围,仍是谍战片票房的关键

谍战电影往往以情报传递、间谍潜伏等内容为主,强调身份的反转和心理层面的较量,用悬疑推理的剧情和紧张刺激的氛围拿捏观众心理。从票房上看,于2021年上映的《悬崖之上》,凭借着11.91亿的成绩,稳居谍战电影票房之首。

《悬崖之上》虽然是张艺谋导演首次尝试谍战题材的创作,但导演精准把握了谍战片的创作规律,把典型元素融入其中,将谍战剧情拉满,这也是电影得以卖座的主要原因。

《悬崖之上》讲述了几名共产党特工隐藏身份,闯入敌营,拯救在日本731部队中幸存者的故事。在剧情上,导演将故事主线浓缩到“乌特拉”秘密行动这一件事情上,节奏比较集中和紧凑;在智慧和心理的博弈层面,充满了特工和特务两派的互相试探;在身份的反转设定上,于和伟饰演的周乙也具有很强的可解读性,能够看出张艺谋这位老牌导演对剧情和氛围的把控功力非常高超。

反观《解密》,电影中的谍战氛围是相对较弱的,本身更偏向一种古典的气质。同时在观众的观影反馈当中,剧情比较弱、事件很分散等,也成为吐槽的主要方面。

《解密》改编自麦家的同名长篇小说,故事本应有扎实的文学基础,但最终呈现却给人以堆砌情节、叙事苍白之感,其实是因为原著的超大体量和电影篇幅的匹配度出了问题。电影刻画了容金珍的一生,时间背景从1946年跨度到1964年,涉及两性、家庭、师徒、家国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。陈思诚试图用156分钟的时长来承载这一切,必定难以取舍,很多观众反应节奏缓慢、枝叶过多,比如对容金身世的过多铺垫、容金珍与妹妹必瑜的感情线等都是观众吐槽的部分。

加之《解密》在人物身份的设定上,没有什么反转惊喜;在心理的博弈上要么多是容金珍自己的心理活动,要么是跟老师的隔空对话,过于文艺气质,缺少能吸引普通观众的戏剧化情节,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削弱了影片的市场吸引力。从《悬崖之上》和《解密》的票房差异可以看出,剧情与氛围仍是谍战片赢得市场与观众的关键。

文艺气质的谍战电影,需要哪些加持?

虽然《解密》在票房上略显遗憾,但陈思诚在艺术层面的极致追求,是可以窥见的。而另一部同样走艺术气质的谍战电影《无名》,跟《解密》却有着不同的票房结果。

《无名》由程耳编剧、执导,梁朝伟、王一博等主演,讲述了在全面抗战爆发的背景下,我党地下无名工作者们与多方敌人周旋,直至战争胜利的故事。程耳导演的作品往往很注重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,所以《无名》刚开始并不被市场看好。但最终电影收获9.31亿的票房,在谍战电影中票房仅次于《悬崖之上》。

《无名》跟《解密》相比,同样具有文艺气质,并且在内容上都收到了观众对于“剪辑比较零碎”“故事性较弱”的反馈。但为什么《无名》票房可以低开高走,而《解密》票房持续走低?或许可以从外部环境窥探一二。

一方面,电影市场的整体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观影热情。《无名》上映于2023年的春节档,当时处在大环境开放后的新年伊始,电影市场逐渐开始恢复活力,观众的观影热情也在逐渐上升;且与《无名》同档期竞争的影片较少,相对来讲,电影被观众选择的几率会更高一些。而今年暑期档的电影市场整体呈现不温不火的态势,大部分影片均以平淡的成绩收尾,只有《抓娃娃》和《默杀》杀出重围,而艺术气质和古典气质的影片跟高话题度和情绪性的影片相比,也缺少市场竞争力。

另一方面,电影的宣发对文艺气质的影片来说尤为关键。《无名》在宣传时打出的“超级商业片”口号是一个有力的记忆点,看似自嘲的调侃,实则表明了导演在创作上的新突破,力图打破观众对程耳以往作品的刻板印象。

从导演的层面来看,《解密》也是陈思诚突破了过去商业类型片的精心之作,但宣传中似乎缺少对这一层面的介绍,以至于很多观众依然带着对《消失的她》、《唐探》系列等悬疑电影的期待来看《解密》;加上前期宣传对“奇观”“造梦”等话题投入很大,制造的悬念感很强,难免给观众一种极力用“梦”对标诺兰大片的错觉。因此,如果观众抱着对一部悬疑片或者推理片的期待去看《解密》,显然无法从这部文艺范十足的谍战电影中获得心理和思维上的满足。

从主演的维度来看,《无名》的宣发借助王一博的流量营造了一波热潮,成功助力了电影票房。而《解密》虽有刘昊然主演,其饰演的容金珍也与以往角色形成巨大反差,但其扮相反而引发观众观感上的不适,尤其是在此前《燃冬》等作品消磨掉刘昊然路人缘之后,他并未能给《解密》带来太大的票房号召力。

不过我们并不能完全以票房的成败来衡量一部影片的好坏,《解密》的艺术探索仍是值得肯定的,只是我们希望这样用心创作的影片,能够在合适的宣发策略助力下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原创 《门前宝地》定档,徐浩峰向资本低头,他和向佐纠缠了15年
下一篇
原创 《凡人歌》沈磊被嫌弃,太悬浮,反观《热爱》,那才是公务员写实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